目前位置
九個適應性設計小撇步,把你的網站打造成變形金剛!(下篇)
作者:小y    發佈於: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接續上一篇所介紹的一些基本 CSS 排版小技巧,本文第一部分開始介紹 CSS media queries 常見的使用方式,以及一些在開發初期就要先注意的地方;第二部分則介紹一些適應性設計相關的工具及 Javascript 套件。希望這些小撇步可以幫助你在開發網站上事半功倍囉!

運用 CSS media queries

撇步四:排版避免設定高度及絕對位置,寬度設定儘量集中

右下角可拖曳縮放↗

從這個範例中可以看到有三個不同顏色  div 分別包了三個白底的文字區塊,假設有個前端需求是三個文字區塊要隨著螢幕寬度動態改變寬度,這時最好的作法是將三個區塊指定同樣的 class,這樣一來在設定 media queries 時就只需要覆寫一個  class 的設定:

這樣一來當螢幕寬度小於  540px  時,三個文字區塊的寬度就會縮成 400px,以此類推。若三個文字區塊各自用三個不同的 CSS 選擇器來指定寬度,那麼 media queries 也必須使用同樣的三個 CSS 選擇器來覆寫原本的 CSS,當寬度設定要改變時,要修改的地方就變得更多。另外也可以看到這個範例中沒有設定任何的高度以及絕對定位,這也是為了維護方便的考量。

為了讓大家能夠實際瞭解沒有注意這些規則的後果,這次破例來個錯誤示範:

右下角可拖曳縮放↗

在這個錯誤示範中我刻意使用了三組不同的 CSS 選擇器來設定三個文字區塊,並且還很假掰的設定高度和絕對定位來進行排版。當然正常人對於這種排版應該是不會這樣實做的,我只是要提醒大家儘量少用這樣的排版方式,否則將來會很難維護。

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達到一模一樣的效果,但可以看到這邊 CSS 的行數從原本的 32 行爆增到 93 行,足足多了兩倍!且來回修改 px 值對位置不僅曠日費時,如果到時候需求改變突然要增加一個區塊在最上方時,這樣的 code 要改下去只能用欲哭無淚來形容,慎之!

撇步五:隱藏暫不需要的選單、展開隱藏的頁籤

在 RWD 網站中常用技巧之一就是把選項太多的選單暫時藏起來,等到點擊或是游標經過再顯示出來:

右下角可拖曳縮放↗

大家試著拖曳這個 jsfiddle 範例的右下角,可以發現寬度拉到小於  400px 時,原本左邊的綠色選單就不見了,縮成一個綠色選單鈕,滑鼠放上去時選單就會自動展開,要做到這個選單效果其實只需要加上底下的 media queries 設定:

把  nav 設定為  position: fixed 是為了讓選單鈕常駐在上方, nav > ul 設定為 display: none 把選單內容隱藏起來,而原本有一個隱藏的選單鈕元素  #menu-toggle 則在此時設定為 display: block,這樣就只剩下一個選單鈕浮在上方了。如何讓選單在游標經過時展開來呢?其實很簡單,只要運用 CSS 的  :hover 選擇器, nav:hover > ul 這個選擇器設定了當游標經過 nav 元素時,將  nav 元素內的第一層  ul 顯示出來。因為  nav 元素沒有特別設定寬高或顯示模式,所以它的  :hover 感應範圍將完全符合內含元素。也就是說,當選單收合時, nav 的感應範圍也縮小到和  #menu-toggle 一樣大小,而當選單展開時,nav 的感應範圍就是  #menu-toggle 以及  nav > ul 所聯集起來的範圍,如此一來選單展開時,就算游標移到  nav > ul 內也不必擔心選單會消失。若將  :hover 選擇器掛在 #menu-toggle 上,游標只要一離開選單鈕,選單就會收合,使用者就永遠無法點擊選單的內容了。

另一個 RWD 常見的作法是把原本隱藏在不同頁籤的內容顯示出來。因為手機上畫面空間不足,通常不適合使用頁籤,這時不如把內容直接展開來,使用者只要向下滑動即可輕鬆 瀏覽內容。大家試試拖曳底下 jsfiddle 的右下角,寬度縮到  400px 以下時三個頁籤的內容就會展開來。

右下角可拖曳縮放↗

在這個範例中使用了一個純 CSS 的頁籤,基本原理是透過  label 連帶驅動  radio 鈕,再使用 CSS 選擇器選擇  checked radio 鈕,並將它鄰近的頁籤內容顯示出來。這是其中一個頁籤的 HTML 定義:

頁籤鈕的部分是  label 元素,可以看到它透過  for="tab3" 的設定對應到一個隱形的 radio 鈕,這樣一來只要頁籤被按下,此  radio 的狀態就會顯示為 checked,而其它頁籤對應的  radio 鈕  checked 狀態則會消失。使用  radio 鈕正是因為它的特性和頁籤很像,同一時間只能選取其一,且只要透過 CSS 選擇器  :checked 即可偵測其狀態進而改變頁籤以及內容的樣式:

這段 CSS 就是奇蹟發生的所在,可以看到這邊用了兩次 .tabs [name="tabs"]:checked 選擇器,第一次搭配  + 選擇器,選擇鄰近的下一個 sibling label 元素(也就是頁籤),把頁籤設定成白色並往上浮起。第二次則是搭配  ~ 選擇器選擇較遠的頁籤內容元素 .tab-content,將其設為  display: block 以顯示其內容。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一組純 CSS 的頁籤了。這裡用到兩個大家可能較少見的 CSS sibling 選擇器,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MDN 上的這兩頁文件:Adjacent sibling selectorsGeneral sibling selectors

那麼又要如何讓它在螢幕變小時展開呢?其實也不是太難:

首先把  .tabs 寬度設為百分比,讓內容隨螢幕寬度自動調整。然後取消  .tabs li 的浮動狀態,設定 float: none,讓  .tabs li 依序往下排列,接著把所有的  .tab-content 設為display: block 強制顯示出來,最後再把  label 調整為統一的樣式即可。

這個撇步介紹了兩個透過 media queries 在小螢幕裝置上顯示/隱藏內容的範例,這些內容隱藏起來並不是再也不會被用到,而是要等游標經過或者點擊等事件才會顯現。但如果你發現網頁裡有太多元素內容在不同的 media queries 設定裡被藏起來完全沒機會使用到,那麼就要好好思考這些元素存在的必要性。當然也可以使用 Javascript 動態載入內容、或是在後端偵測 User Agent 標頭偵測再決定要不要送出這些元素到前端來。

撇步六:使用相對字級設定

右下角可拖曳縮放↗

如果網頁內某些文字區塊的字體是有相對大小關係的,那麼建議可以使用相對字級設定。以這個範例來看,假設三行字前後兩行是相對於中間那行較大/較小的字體,那麼其實我們只需要明確設定中間那行字的字體大小,前後兩行字分別套用 largesmall 兩個 class,可以看到上面 jsfiddle 中兩個  class 的定義 :

這裡使用的是 largersmaller 兩組相對值,你也可以使用  em 或者百分比等單位來指定相對的大小比例,詳細的相對字級設定請參閱 MDN 說明文件

有了相對字級設定,在加上 media queries 時也會輕鬆一些:

只需要更改中間文字的基準字體大小,前後兩行字就會自動根據基準字體套用比例進行縮放,大家可以拖曳這個範例 jsfiddle 的右下角試試看。

善用各種工具及套件

撇步七:使用 Firefox 特有開發工具-適應性設計檢視

你現在用的是最新版本的 Firefox 嗎?從 2012 年的 Firefox 15.0 開始誕生了一個方便的新工具-適應性設計檢視 (Responsive Design View),如果你現在用的就是 Firefox,馬上試試按下快速鍵 Ctrl+Shift+M (Windows 及 Linux 平台) 或者 Cmd+Opt+M (Mac 平台),或是從網頁開發者選單裡啟用,要關閉只要再按一次快速鍵或是從選單裡再選擇一次即可。請看以下短片介紹:

當然你如果有 Android 手機,可以安裝 Firefox for Android 並參考此 MDN 線上文件直接從桌面版 Firefox 連接手機測試及除錯你的行動網頁。其它像 Android 的 Chrome 瀏覽器以及 iOS 的 Safari 瀏覽器也支援透過電腦連接手機進行網頁除錯。

撇步八:Javascript 界的 media queries-enquire.js 及 Modernizr

前面提到過 RWD 不等於 media queries,如果你以為 Javascript 只有乾坐在一旁看戲的份那可就錯了。善用 Javascript 搭配 CSS,開發 RWD 網站可說是如虎添翼呀。

首先介紹 enquire.js,它的特色就是寫法和 media queries 非常類似:

可以看到  enquire.register() 方法的第一個參數 “screen and (max-width: 760px)”,其意義就和 CSS media queries 的設定是一樣的。

而 Modernizr 的用途則是偵測目前瀏覽器是否支援特定功能(如 Canvas、HTML5 Video/Audio 等等),在 Javascript 中只要使用 Modernizr 物件就可以針對各種瀏覽器的先進功能進行偵測,如  Modernizr.canvas 回傳  true 表示瀏覽器支援 Canvas 功能,這時就可以在 Javascript 裡作判斷並加上對應的功能。

除了可以在 Javascript 中偵測瀏覽器支援外,Modernizr 還可針對你要偵測的功能在  html標籤上加上相對應的 class,如 <html class="cssanimations"> 表示目前的瀏覽器支援 CSS 動畫,這樣一來只要在 CSS 裡針對 Modernizr 加的 class 進行設定(例如在 CSS 動畫定義選擇器前面都加上 .cssanimations),即可偵測不同瀏覽器的支援度而呈現出不同的結果。

Modernizr 的另一個功能是可以讓你在偵測到某些功能不支援時(這邊不限於 Modernizr 本身支援偵測的功能),動態載入向下相容的 polyfills 套件。拿 enquire.js 來舉例,搭配 Modernizr 可以偵測瀏覽器是否支援 enquire.js 套件所使用到的 window.matchMedia 功能,如果未支援則載入 media-match polyfills 向下相容套件

善用這些工具搭配不同的 CSS 和 Javascript 套件,可以有效增加你的網頁支援度。

撇步九:使用支援適應性設計的 Javascript 套件

在研究比較適用的 Javascript 套件時,可以先把適應性設計的支援考慮進去,這裡介紹兩個實用的套件: Owl Carousel 輪播看板、以及前陣子很流行的 Masonry 排版引擎等等。

右下角可拖曳縮放↗

OwlCarousel 除了可以流暢支援觸控事件以外,還提供了一些進階設定,讓開發者可以指定特定螢幕大小下同時出現的看板數目:

這個範例裡透過 itemsCustom 設定傳入一個二維陣例,分別指定不同螢幕大小的看板數目,例如 [500,4] 表示螢幕寬度小於 500px 時只顯示四個看板。這邊設定成螢幕寬度每少 100px,看板就少顯示一個。大家可以拖曳上面 jsfiddle 的右下角看看效果。

實際的應用可以參考 MyFirefox 行動版首頁以及狐電視行動版(要用手機開啟才看得到)。

右下角可拖曳縮放↗

Masonry 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幾乎不需要多餘的設定,就可以使不規則排列的區塊自動向上填補空白,而且畫面變小時還會自動往下跑,大家可以試著拖曳右下角調整 jsfiddle 大小看看。

有時候會發現填補後仍出現小塊空白或參差不齊,想減少這種狀況發生,有三個秘訣:

  1. 所有區塊的長寬必須有倍數關係,例如最小區塊長度單位是 60px,那麼所有區塊的長度都要是 60px 的倍數。
  2. 最小的區塊數目要最多,以利填補空位。
  3. 嘗試交換區塊前後順序以達到最佳效果(第一個區塊寬度必須是最小的,因為 Masonry 會拿它作為基本單位)

Masonry 排版引擎同樣也應用在我們的 MyFirefox 桌面版首頁以及謀智台客編輯牆

總結

看完這兩篇文章以後,是不是對適應性設計有更深入的了解呢?這些小撇步是不是也可以拿來應用在自己的網站上?

網頁設計的世界博大精深,同樣的問題可能有很多種解決方式,這一系列兩篇文章提到的小技巧並不是全部,也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。保持開放的態度,並勇於嘗試,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小撇步喔~

瀏覽 (3193) | 評論 (0) | 評分(0) | 支持(0) | 反對(0) | 發佈人:小y
將本文加入收藏夾
Search
美人時計
文章評論
最新評論
更多評論 發表評論
發表評論
您的評價
差(1) 一般(2) 好(3) 很好(4) 非常好(5)
評論標題
評論內容
驗 證 碼
看不清?更換一張
匿名發表 

© 2011 slobgame.net   website templates by styleshout      Powered by Wayhunt WebSite System 1.5